单位简介


作者: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7-05-24

    跟随着河南大学百年跬步,《河南大学学报》走过了八轶春秋。她承载着几代河大人心中的愿景,凝聚了作者、编者的心血,传承了河大百余年的道德文章,奖掖后学、扶植新人,为河南大学的学术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大学学报的成长并为其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创刊八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顾其发展历程,探讨办刊方略,以志庆,以勉励,当是该刊编者、作者、读者乃至关心河大建设的所有学人的共有之思。

1930年6月,在张嘉谋、冯友兰、李子和等河南名流学者的竭力劝说下,张仲鲁辞去清华大学秘书长一职,就任河南中山大学校长。上任后,他积极筹措经费添置设备,制定规划,力图发展:8月,主持校务会议,决议将河南中山大学改称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学院;9月,宣布任校长期间的“河南大学五年发展计划”。但为时不长,在1930年10月,张仲鲁被免去校长职务改任省政府参议。1933年8月,张仲鲁再次出任河南大学校长后,即向全校公布《河南大学组织规程》,精简行政机构,紧缩开支,却不惜重金聘任许逢熙、傅铜、郭绍虞、饶孟佩、高亨、刘节、嵇文甫、姜亮夫、蒙文通、杨鸿烈、李俊甫、闻惕、张静吾等著名学者到河大任教,立下雄心壮志要切实完成他第一次任校长时制定的“发展计划”,并筹建了出版委员会。规定:出版委员会由教务长、各院院长及由校长聘任的教授组成;职权涉及全校出版事宜设计、出版物稿件审查、出版物印刷的接洽及其他关于出版事项的处理;出版范围暂定为学报、丛刊、丛书及校刊4种。1934年4月,《河南大学学报》正式出版。张仲鲁在发刊词中直抒所怀,云:“夫河南辐辏东西,绾毂南北,上庠之设,万众观摩。而举措筹置,风声景从。系乎文化前途者,至重且大。余于曩岁,一任校长,匆匆迁改,愧无建树。尔来重掌斯职,夙夜兢兢,亟思有以饬整。冀为学术之渊薮,文化之邓林。因约同人,爰有学报之编。”阐释了他的“河大梦”和创办该刊的缘由。今天看来,“冀为学术之渊薮,文化之邓林”已成为河南大学几代学报人默默坚守的办刊理念。

《河南大学学报》是我国创办较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以研究学术为宗旨,凡著述、记札、调查、批评介绍、译品等,不拘文言白话,篇幅短长,均所欢迎。”原定每年出版5期,然而在193410月出版3期之后就悄无声息了,河南大学为躲避战火在3年后踏上了长达8年的流亡路。这3期学报共发表文章58篇,文理兼有,不乏重磅之作。例如嵇文甫的两篇文章:《明清时代的唯名论思潮》通过中西历史的对照,说明中国人思想的近代化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是个严重问题!《李卓吾与左派王学》通过个案分析,论述了晚明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呼唤现代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能够演出惊天动地的活剧。他的晚明思潮论的文章有新意而且挖掘颇深,和其历史教学一样,深深影响了代代学人特别是河南学人。再如邹次硕的《美国新货币政策之研究》、王希和的《国际法上战争界说问题》、郝象吾的《永久文化与优生运动》、张邃青的《北宋太学考略》、姜亮夫的《踟蹰驰驱转语考》、吴柳生的《钢骨三和土梁的弯曲度(Deflection)之计算法》等,无论是论题选择,还是内容水平、研究方法、资料搜集,都是非凡的、具有创新性的,在全国属于一流的皇皇之作。这些文章对于当时的河南大学而言,极大地活跃了学术空气,尤其是对语言文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1949年5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筹委会决定重新扩建河南大学。1950年10月,嵇文甫接任河南大学校长。由于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将河南大学迁往苏州,后又分迁几个地方,师资流失严重,大大损伤了学校的整体实力,所以当务之急便是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密切结合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在嵇文甫的倡导下,从1951年开始先后创办了《新史学通讯》和《教学生活》杂志,从1953年开始又不定期出版《教学研究汇辑》,刊载教师、干部的教学研究成果。1956年11月,几经院系调整,原河南大学转变为以文科为主的开封师范学院。同时,“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交流经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请准中共河南省委和教育部,将《教学研究汇辑》停刊,改出《开封师院学报》,并成立了“开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嵇文甫任主任委员,郭晓棠、钱天起任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委员,任访秋、刘尧庭、梁希杰、杨震华、刘永之任常务委员,张向贤、李烈夫、李嘉言、吕景先、刘绍孟、孙海波、宋泽生、赵希鼎、李式金、陈仲凡、赵敏政、张明旭、戴文俊、孟明、韩承文任委员。各编委除研究讨论有关学报的方针、任务及工作计划外,并负责审阅有关稿件。

《开封师院学报》是新中国恢复创建较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以提倡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初定为综合版,不定期出版,不公开发行。它发表本院教师所撰写的有关各专业的科研论文,批判各流派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论文,高等师范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论文,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论文,有学术价值的考证、资料辑录与整理、调查和实习报告,书刊评论,译文等,亦发表其他学校、机关对本学报的评论文章。正如嵇文甫在发刊词中所言:“我们打算把各人自己刻苦钻研,思想劳动的成果,通过学报,公开出来,以求学术界的共同审议。”创刊号共发表12篇文章。孙作云的《论国殇及九歌的写作年代》是他在《楚辞》研究中取得的开拓性成果,肖廷奎的《林县盆地中山口对地方气候的影响》则是一篇极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学论文。郭晓棠的《论中国革命转变的理论和政策》、汪玢玲的《鲁迅与民间文学》、王汉澜和王丕的《实习生进行学生心理鉴定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的初步研究》、郝立本的《论历史形象观念在教学上的重要性及其形成》、任访秋的《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批判》、孙海波的《从卜辞试论商代社会性质》等,均具较高的学术价值。这些学说或结论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为学报赢得喝彩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下了铺垫。一些中青年作者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支撑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

1957年至1966年5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运动颇为频繁的时期。同其他大学学报一样,《开封师院学报》不断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但也发表了不少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学术价值的论文,并且学报的结构也得到了合理演变。在这一时期,《开封师院学报》共出版18期,除1958年未有出版外,1957年出版1期,1959年出版2期,1960年出版6期,1961年出版1期,1962年出版3期,1963年、1964年各出版2期,1965年出版1期。其中,中国语文专号、地理专辑(号)各2期,历史专号、外语专号、政治理论专号各1期。1966年6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全国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冲击,在中国大学学报史上出现了长达7年之久的“空白”。1973年,毛泽东主席做出了关于出版大学学报的指示后,一些大学学报陆续复刊,并相继创办了一些新的大学学报。《开封师院学报》也于1973年12月复刊。

《开封师院学报》在《河南大学学报》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今天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均由其发展而来。因此,《开封师院学报》的创办不仅对当时开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学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开封师范学院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而且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后来《河南大学学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封师院学报》复刊后,组建了学报编辑部。从1975年起,《开封师院学报》分为《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两刊。社会科学版,有时也标为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出版3期,1976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国内公开发行。自然科学版1975年、1976年、1977年、1979年各出版1期,不公开发行。这一时期的学报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所载内容较为庞杂,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1978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座谈会后,制定了《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为当时复刊和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并且为包括理工科学报在内的高校学报确定了性质、任务和地位,从而使我国高校学报焕发了新的生机。

由于确立了“目标一致,共谋发展,尊重个性,各施其长”的工作指导思想,所以随着编辑出版机制的逐步健全,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学术研究活动蓬勃开展,迅速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从学报的形式看,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刊均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期刊。19798月,开封师范学院易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两刊随之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使用河南大学校名,学报两刊又随之更名为《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仍为双月刊,1981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5年获批全国统一刊号,1991年起刊名固定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1980年改为半年刊,1983年起改为季刊、限国内公开发行,1984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89年获批全国统一刊号。

从学报的内容看,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刊均转变为纯正的学术期刊。自1979年起,那种非学术的、大批判性的文章已基本在学报不见了踪迹,而且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论文不断涌现。社会科学版,第14期为史学专辑,第25期为语言文学专辑,第36期为政治、哲学、教育综合专辑,为突出地方特色和发挥学科优势,依据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强项和社会实际需要而及时开辟、调整栏目,集中编发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版,第13期为地理专辑,以集中发表地理科学研究论文,在充分反映河南大学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的同时积极开拓稿源。这些深度报道本校科学研究的措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1992年的全省高校学报评比中,社会科学版被评为A级。1994年,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刊同时荣获河南省优秀期刊奖,并且社会科学版被首次出版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出版类核心期刊”。

河南大学在历史上曾是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学校,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文科为主的师范学院,所以《河南大学学报》的发展及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河大文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如果说1934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学报》充分反映了当时河南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那么1956年创办的《开封师院学报》则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开封师范学院的学术活动,并为河南大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大学传统的强势学科之所以出自于中文、历史、地理、外语和政治教育等专业,这与学报不无关系。19571965年的学报除发表有这五个专业的大量论文外,还出版有中国语文专号、历史专号、地理专号、外语专号、政治理论专号,从而搅动了一池春水,活跃了这五个专业的学术气氛。采用这种方式展现中文、历史、地理、外语和政治教育等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也给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引起同行学者的关注和学校的重视,提高了这些专业在本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学报不仅发表了任访秋、孙作云、胡思庸等诸多学者的文章,同时也发表了许多青年教师的文章。不少青年教师因此而走上了科研轨道成为河南大学的中坚力量。除前面提到的王汉澜、王丕外,朱绍侯、马佩、周宝珠、刘增杰、李润田、张光业等知名学者也都是在这一时期结缘学报。刘增杰的第一篇论文《叶紫小说简论》刊发于《开封师院学报》1963年第1期,从此开始了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述不断。他曾撰文指出:“如果说我的研究首先是得力于学报而起步,那么我更看重的是学报给予我的学术积累。”周宝珠的《豫西人民的抗金斗争》刊发于《开封师院学报》1964年第1期。他曾回忆说:“此后一段时间里,我曾得学报编辑部老师们大力培养,我亦尽力支持办好学报。后来,学报开办的‘宋史研究’‘清明上河图笔谈’专题讨论等,都曾与我多次商议,尽量办出特色。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和学报犹如鱼水,亲密无间,相互支持,学报先后发表我的文章30篇,并增刊出版过我的《宋代东京开封府》一书,占我发表文章总数的二分之一。”从该种意义上看,学报既为学校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了人才,也为自己发展了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科学版十分重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结合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强项和社会实际需要适时开设、调整相关栏目,先后开辟了“宋史研究”“河南当代作家研究”“教学研究”“中共河南党史人物研究”“学报编辑工作论坛”“宋代文学研究”“宋代教育研究”“文学思潮研究”“宋代文学艺术研究”“资本论研究”“生产力问题探讨”“中国现代史研究”“世界近代史研究”“先秦史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艺术探讨”“语言研究”“文化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法学研究”“中国特色之路”“中原文化”等专栏,集中选编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促进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选稿用稿方面,确立了以下指导思想:“尊重老作者,重视中年作者,爱护扶持青年作者,把发现、培养青年作者作为学报的一项任务。”对于新成立的法学等专业,作专门讲座,培养青年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影响所及,青年教师的文章大批涌进学报编辑部,许多作者因此而确立学术研究方向并成为专业骨干。

“宋史研究”是社会科学版开设最早的专栏之一。河南大学地处北宋都城开封,有着深厚的宋文化积淀和研究传统,早在1978年就成立了宋史研究室并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故而研究队伍强大、科研成果突出、学术资源丰富。自1983年开设该专栏后,社会科学版积极组织刊发王云海、姚瀛艇、周宝珠、刘坤太、程民生等师生的学术论文,以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学科优势。1986年,社会科学版又围绕宋文化开辟了“宋代文学研究”“清明上河图笔谈”“宋代教育研究”等专栏,所发表文章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好反响。应该说,这些专栏的开设对于1987年宋代研究中心的组建不无影响。为了推动世界史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引领出一个颇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社会科学版从1980年第3期起着意发表了意大利史研究论文,并在1985年开设了“世界近代史研究”专栏。鉴于国内对意大利史的研究较为薄弱,资料缺乏,该刊还特将苏联1979年出版的科瓦里斯卡娅的《意大利烧炭党》一书翻译出版,分两次刊完,供世界近代史教学工作者及研究者参考。该专栏虽然所开时间不长,但学报的这一举措对河南大学欧美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河南当代作家研究”“文学思潮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是社会科学版针对我校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研究特点而开设的专栏。这些专栏对于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均具有辅助作用,以至于现在的一些优势研究领域,诸如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思潮研究、解放区文学研究等,都带有这些专栏的影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在1991年开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栏之前就发表了任访秋、刘增杰等学者的大量文章,在这之后发表了刘思谦、关爱和、沈卫威等学者及研究生的诸多文章,从而在该学科的学术研究、学位点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任访秋的《李伯元论》《苏曼殊论》《林纾论》《胡适论》,刘增杰的《师陀小说漫评》《鲁迅与〈河南〉杂志》《漫议解放区的文学争论》等文章发表后被其他期刊收录引用,反响很大。新时期的任访秋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为河南大学中文学科的建设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他自1978年开始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1981年,现当代文学专业成为河南大学第一批硕士点。1982年,在他的建议下,河南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近现代文学研究室。因此,他的文章与河南大学近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刘增杰的研究则开拓了河南大学解放区文学研究领域,那篇当时还颇有争议的论文《漫议解放区的文学争论》正是他对该领域新的研究的开始。如前所述,他十分看重学报给予他的学术积累,在《师陀小说漫评》发表后,出版了《师陀研究资料》,后来又编校了《师陀全集》。这一时期的学报,不仅发表大家之作,更多的是发表青年教师的文章,甚至发表在读大学生的文章。1984年,还在中文系读大三的沈卫威被学报编辑发现其才华,在学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端木蕻良和他的〈科尔沁旗草原〉》。这篇学术论文,不仅使他免试就读研究生,也为他从事文学研究垫下了第一块基石。8年后,他转向群体的“东北作家群”研究,并进一步深入、拓展到对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学现象“东北流亡文学”的研究,尔后又突破禁区进行胡适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和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如今的他,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专业领域颇有影响的博士生导师。

在历史上,河南大学相对强势的理工学科是地理系,自然科学版的成长在一定意义上就缘于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相当多的版面刊发地理学科研论文,并对原河南大学地理系的学科建设、青年教师的成长、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1975年之后,自然科学版主要是依托地理科学论文办刊,提倡学报编辑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这种作用在19801993年尤为显著,地理科学论文几乎占领了自然科学版的半壁江山。这一阶段正是地理系的发展壮大阶段,相继设立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在河大理工科院系中可谓一枝独秀,带动了科研队伍建设,推动了科研工作,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自然科学版除发表李润田、张光业、王建堂、黄以柱、李克煌、全石琳、施其仁、周华山等专家学者的论文外,还发表了许多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大力支持地理系的科研、教学工作。1990年,为响应钱学森多次倡导的创建“地理科学”新体系,策划出版了“地理科学讨论专辑”,发表了全石琳、李克煌、覃成林等专家学者的15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地理科学”及其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和系统论证。钱学森对该期学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1991年的中国地理学会议上特别强调说:“看到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学了不少东西,很受启发”。李小建、王发曾、马建华、管华、千怀遂、梁留科等地理系新一代专家学者,都是在该时期与学报结缘并成为学报的高产作者。

1980年代末,河南大学基本完成了由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理工科专业发展迅速。自然科学版捕捉科研热点,发表了李丙寅、张志军等的药物电极系列研究论文和朱自强、张伟风、杜祖亮等的LB膜系列研究论文,并在开拓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等专业稿源的同时,对新成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土木建筑工程等专业给予了特别关注,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调整版面、组织稿件、扶持作者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物系在1987年从零起步,除了几位参加工作不久的研究生、本科生,没有任何科研基础条件和学术积累。在这几位富有热情的青年教师的努力下,生物系的科学研究在短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2年,借庆祝河南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之机,自然科学版策划出版“生物学专辑”,发表了宋纯鹏、尚富德、李锁平、郑合勋、王根轩等青年学者的19篇学术论文。这一方面展现了生物系建系4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力量,引起了参加校庆的专家学者和校友们的注意;另一方面表明了学报对学校新建专业的积极支持态度,拉近了学报与新建专业及青年教师的关系。从此,自然科学版适时扩充版面,发表生物学论文,在推动生物系学术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和汇聚人才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生物系现已经发展成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体系完整的生命科学学院,以宋纯鹏、尚富德、李锁平、张骁、丁圣彦等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植物生理生化、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这一过程在学报之上有着清晰的记载。对于其他新建专业,自然科学版也都是从配合其师资队伍建设做起,发现作者、培养作者,尤其是对定向委培人员、引进人才予以特别关注,积极地发表他们的论文,并通过他们约发相关专家的论文,以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促进这些学科的健康发展。

谈到学报对于新建专业的作用,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学研究”专栏对于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可以说是厥功至伟。为适应学报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发展需要,社会科学版从1985年第1期起开辟了“学报编辑工作论坛”专栏,从1988年起改为“编辑学研究”专栏,从此“中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的学报或其他学术刊物上,才有了编辑学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发表园地”。专栏开办之始,就把刊发学术性、理论性、应用性强,有突出个性特色的文章和吸引编辑学研究、培养编辑人才,作为指导思想和取稿标准。首先对编辑有学无学、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学的性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从而对推动编辑学研究的深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开展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供了依据。1986年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招收首届编辑学硕士研究生,“编辑学研究”专栏又被赋予了辅助编辑学研究生教育职能,继而发表了边春光、苏双碧、潘国琪、王振铎等专家及靳青万、李频等青年学者的精心之作。这些文章涉及编辑学理论研究、编辑工作实践和编辑教育等方面,对于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教材建设或具有指导意义或具有参考价值,从而直接促进了编辑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也催生了河南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随着编辑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编辑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河南大学中文系与学报编辑部协商共同筹建编辑学本科专业。1990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88级本科生中通过考试选拔,择优录取了第一届编辑学专业本科生,作为办本科编辑学专业的一种试验。1992年,该专业获得批准,正式招生。其后,该专业并入新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并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这一过程中,学报编辑部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学研究”专栏真正发挥了引领学术研究、开拓新领域、阐述新理论、推动学科建设的作用。

1995年以后,为加强学报的编辑出版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学报编辑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了编辑工作现代化,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网》,拓宽了发行渠道。2000年初成立了编委会,并结合河南大学学科建设,对学报原有专栏进行了全面调整。20009月,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开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河南大学。之后,《开封医专学报》、《开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分别更名为《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年后,教育科学版停刊,医学科学版更名为医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由此发展成为拥有3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历任领导上任后都结合办刊环境积极探索新的办刊思路,始终把刊物的学术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学术性特色,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自然科学版主动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广拓稿源,在努力提高出版质量的同时,重视与国内外有关检索机构的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该刊从2000年起开设“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建筑环境与结构”等专栏,使学报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改为双月刊,并将栏目调整为“数学研究”“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在19962004年,因其较高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而蝉联河南省第二届—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定为来源期刊,2001年以后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德国《数学文摘(ZMATH)》正式收录。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并被遴选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称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称号。2010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称号。

医学版积极围绕学校医、药、护的教学与基础学科以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学科组织稿源,努力提高期刊质量,相继被国内有关检索机构收录,期刊的影响力逐年提高。自2012年起,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正式收录。2010年、2013年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中,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

社会科学版通过选题策划、重点栏目推介和约稿等手段,不断将高水平的学术文稿吸引过来,确保学报的整体学术质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社会反响。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统计,历年来该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论文被转载量。尤其是在2002年、2003年和2012年,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文摘刊物转载97篇、81篇和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被转载篇目排序中分别排第2位、第5位和第5位。1994年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期刊、一级期刊及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19992006年,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09年、2012年,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先后入选为20102011年度、20122013年度、20142015年度CSSCI来源期刊。多年来,社会科学版的影响因子不断攀升,社会影响力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统计,该刊以近五年被引503次的喜人业绩位居全国人文社科大学学报类第七名,居河南省同类期刊之首;近五年的影响因子为0.389,在河南省综合期刊中排名第一。2010年,该刊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蝉联了“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更为可喜的是,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努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专家的强烈举荐下,“编辑学研究”专栏已被选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作为与我国编辑出版学相伴而生的专业性栏目,自设立以来发文418篇,其中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论文17篇,省部级项目论文50篇,其他项目近60项,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132篇,获得国家出版最高奖3项,省部级奖3项,其他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刘杲的《编辑实践需要编辑理论》、林穗芳的《罗伯托·布萨和世界最早用计算机辅助编辑的巨著〈托马斯著作索引〉》、王振铎的《以自主创新精神修订“博硕学科专业目录”》、郝振省的《转制与编辑》、刘捷的《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出路》、靳青万的《学术刊物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邵益文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学》、袁培国的《期刊评价中引文索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研究的文章,刊发后被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引为参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该专栏不断引领编辑学研究的新风尚,所发的文章受到编辑学领域权威学者的好评。200310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在“学报特色栏目集锦”中介绍了该专栏的情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对该专栏进行了专门评述。同年,该专栏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特色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的又一重要成绩,也是全体学报人奉予八十年刊庆的贺礼。

我们为《河南大学学报》取得的成绩而骄傲。我们祝八十周年以后的《河南大学学报》好运。我们尤其希望与全校学人一起,为将河南大学建设成为“学术之渊薮,文化之邓林”而努力!